阴阳二遁分顺逆
奇门遁甲以 “阴阳” 为纲,将排盘规则分为阳遁和阴遁,核心差异在于 “六仪三奇” 的排列顺序(顺排或逆排):
阳遁:对应 “阳气升发” 的时段(冬至后至夏至前,共 12 节气),规则为 “顺排六仪,逆排三奇”。
六仪(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按顺序从一宫到九宫顺排(如阳遁一局,戊在坎一宫,己在坤二宫,依次类推);
三奇(乙、丙、丁)按逆序从九宫到一宫排列(如阳遁一局,乙在离九宫,丙在艮八宫,丁在兑七宫)。
阴遁:对应 “阴气沉降” 的时段(夏至后至冬至前,共 12 节气),规则为 “逆排六仪,顺排三奇”。
六仪从九宫到一宫逆排(如阴遁九局,戊在离九宫,己在艮八宫,依次类推);
三奇从一宫到九宫顺排(如阴遁九局,乙在坎一宫,丙在坤二宫,丁在震三宫)。
“分顺逆” 的本质是模拟自然阴阳二气的升降规律,阳遁顺行合 “阳气上升”,阴遁逆行合 “阴气下降”。
一气三元人莫测
“一气” 指一个节气(约 15 天),“三元” 即每个节气分为上元、中元、下元,每元对应 5 天,共 15 天(一个节气的时长)。
三元的划分以 “符头” 为标志:符头是天干地支组合中以 “甲、己” 开头的时辰(即甲子、己卯、甲午、己酉),这四个符头是三元的起始点(上元从甲子 / 甲午起,中元从己卯 / 己酉起,下元则接中元之后)。
“人莫测” 是说三元的转换不仅是时间划分,更对应天地气场的细微变化(如节气中 “三候” 的气场差异),其规律深奥,需结合干支、节气、九星等多维度理解,非浅尝辄动能掌握。
五日都来换一元
明确三元的时间周期:每元固定为 5 天,15 天(一个节气)正好换三元(上元 5 天→中元 5 天→下元 5 天)。
这一规则源于 “六十甲子” 周期:六十甲子(60 天)可分为 12 个 “五元”(每 5 天为一单元),对应 12 个节气(每个节气 15 天,含 3 个五元),形成 “时间 - 气场” 的精准对应。
例如:冬至(节气)的上元为 5 天(符头甲子起),中元 5 天(符头己卯起),下元 5 天(符头甲午起),合计 15 天,完整覆盖一个节气。
接气超神为准则
这是奇门遁甲中校准 “符头” 与 “节气” 对应关系的核心规则,解决因农历(阴阳合历)与太阳历(节气)误差导致的时间错位问题:
超神:符头(三元起始点)早于节气到来(如符头甲子已到,冬至节气尚未到)。
接气:符头晚于节气到来(如冬至节气已到,符头甲子尚未到)。
准则:当超神时间超过 3 天,需通过 “置闰” 调整(即在某个节气的下元后,重复一个上元,补足误差),确保符头与节气的气场同步。
这一规则的本质是让奇门遁甲的排盘始终贴合太阳运行规律(节气反映太阳直射角度),避免 “时间 - 气场” 脱节,是奇门预测准确性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