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先须掌上排九宫
“九宫” 是易学中重要的空间与数理模型,源于上古洛书(传说大禹治水时,洛水出神龟,背有九宫图案)。古人常以手掌模拟九宫方位(类似 “掌诀”)来快速推演,故称 “掌上排九宫”。
九宫的方位对应为:
九宫的方位对应为:
四正位:北(坎宫)、南(离宫)、东(震宫)、西(兑宫)
四隅位:东北(艮宫)、东南(巽宫)、西北(乾宫)、西南(坤宫)
中宫:居中(对应洛书 “5”)
二、纵横十五图其中
此句直指九宫(洛书)的核心数理特征 ——洛书九宫的数字排列,横向、纵向、对角线相加均为 15。
洛书的数字分布为:
洛书的数字分布为:
4 9 2
3 5 7
8 1 6
横向:4+9+2=15;3+5+7=15;8+1+6=15
纵向:4+3+8=15;9+5+1=15;2+7+6=15
对角线:4+5+6=15;2+5+8=15
这一 “纵横十五” 的规律,是九宫(洛书)的本质,也是古人理解宇宙 “平衡对称” 的数理象征。
三、次将八卦分八节
“八卦” 即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;“八节”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核心的八个节点,即 “四立”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与 “二分二至”(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),合称 “八节”,标志着四季流转的关键转折点。
八卦与八节的对应是易学 “时空合一” 思想的体现,传统对应关系为:
震卦配春分(东方,万物萌动)
离卦配夏至(南方,阳气极盛)
兑卦配秋分(西方,万物收敛)
坎卦配冬至(北方,阴气极盛)
艮卦配立春(东北,阳气始生)
巽卦配立夏(东南,阳气渐盛)
乾卦配立秋(西北,阴气始生)
坤卦配立冬(西南,阴气渐盛)
四、一气统三为正宗
“一气” 是传统哲学(尤其易学、道家)的核心概念,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与动力(无形无象,却化生阴阳、五行、万物)。“统三” 则指向 “三” 的深层内涵,主要有三:
三才:天、地、人(一气贯穿天地人,使三者相感相通);
三候:每个节气分三候(如立春一候东风解冻,二候蛰虫始振,三候鱼陟负冰),一气统摄三候,体现时间流转的连续性;
三爻:八卦每卦三爻(上爻天、中爻人、下爻地),一气贯穿三爻,象征卦象与天地人三才的统一性。
“正宗” 强调 “一气统三” 是上述数理模型(九宫、八卦、八节)的根本逻辑 —— 无论空间分布(九宫)、时间流转(八节),其本质都是 “气” 的运行与统摄,这是传统象数理论的核心纲领。